2015年,这个blog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我自己也不怎么关心。甚至,宕机好几个礼拜都没意识到,只是偶尔要用这台服务器中转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已经『躺了』好久了。刚才打开一看,首屏还能刷出2011年的文章。
呵呵。。。
今年,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学会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什么是可以大胆失去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
2015年,还剩最后的一个星期了,我此刻的心情很平静。回首这一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怀念的。2016,相信能有所不同。
web开发
2015年,这个blog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我自己也不怎么关心。甚至,宕机好几个礼拜都没意识到,只是偶尔要用这台服务器中转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已经『躺了』好久了。刚才打开一看,首屏还能刷出2011年的文章。
呵呵。。。
今年,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学会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什么是可以大胆失去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
2015年,还剩最后的一个星期了,我此刻的心情很平静。回首这一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怀念的。2016,相信能有所不同。
《飞机很安全,为什么还有人怕坐飞机呢?》一文的访问量:
每当有航班出事的时候,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就会有大量的访问。
然后,访问量就会逐渐下降直到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在百度指数,Google Trends上,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然而,这一次MH370事件,却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关注。百度指数上一度超越了《来自星星的你》:
我这几天也在Twitter上看到了海量关于此话题的讨论,远胜于之前我搜索过的几次空难。确实是十分离奇。法航447的黑匣子找了好几年才找到,KAL007更是等了十年才迎来真相。MH370究竟发生了什么,难免不是朝夕就能揭晓。此时传播的许多谣言都非常的荒诞幼稚。
推荐看几部片子:
法航447空难(2009年6月1日)
http://player.56.com/v_MTA4NjI3Njg5.swf
被苏联击落的KAL007(1983年8月31日)
http://player.56.com/v_NTQ5NDM4MDg.swf
法航8969被劫持(1994年12月24日)
http://player.pps.tv/player/sid/36W66RX2UF20/v.swf
太久不做coding需要放松一下。于是就做了个有趣的东西:微博Karma(如果进入的是WebStore首页,请在左上方搜索“weibo karma”)。其实一直就想做一个类似Page Rank的东西来鉴别一个微博博主的真实“能量”。经常看到有些微博博主有50-100万左右的粉丝,发出来的微博却几乎无人问津(零转发、零评论),于是就动手做了这个插件。
首先,明确一点,这个玩意只是一个玩具,需要不断改进。优点和缺点都是很明显的。人人都能方便的用,就必须用前端插件的形式来实现,但使用前端插件的话,就别指望JavaScript能获取和判断太多信息。其实,仅作为一个有趣的玩具来看,也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相反,若是想获得专业和客观的“微博粉丝互动频度”、“微博僵尸粉丝数量”数据,请不要盲目参考。举个简单例子,”@方舟子”(只是我做数据分析的客观结果,舟子老师的粉丝不要怪我)的微博后面很多人是在骂他,而这一部分数据JavaScript是无法辨别的,因此都计算到”@方舟子”这个微博的Karma里了。
同样,由于采用了一个简单的算法,因此突然爆红的微博也会导致Karma过高。比如某人说“梁博赢了我就切jj”,转发了30000多条,而他的粉丝只有几百人。这种情况在最新版中已经修复了:我去掉了最大的评论和转发数字来避免出现“Karma暴发户”。这样当然会导致所有人的Karma下降,但是不会出现一个普通博友超过韩寒的不正常现象了。
目前最新的计算方法是:
社交游戏方兴未艾,我不相信未来就一定是发行商的天下。于是,打算抛砖引玉,利用自家产品积累的一些数据,建立一个模型(非常不完善,所以期待大家各种板砖)。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出一个预算(Budget),计算多久能够收回预算。地址:
http://www.magnetjoy.com/budget.html
目前的思路是,用预算,除以CPC(install,而非click,我们自己计算,在FB台湾,大概是0.3美金左右,FB自己的Ads CPC要考虑到Developer Dashboards中的Auth通过率),得到预算带来的直接安装用户数。结合我们自己的经验,发现一个普通的社交游戏,一般一个外界用户会带来X倍的自增长。姑且称为Organic Growth Users,把每天的自增长用户数,除以外界带来的用户数,得到的一个比例,姑且称为Organic Growth Rate,简称OGR。这个值加一,即是每一个外界用户带来的新用户总数。我自己算了一下,手头某个游戏,在台湾FB市场的OGR是2.12(广告)~0.70(互推),如果有其他渠道,肯定也有不同的比例。这个数值跟游戏的病毒性也有一定关系。
于是通过Budget/CPC*(OGR+1)可得知投入预算能带来的相应安装数。再乘以“安装转化DAU比率”,即可得到大概带来的均值DAU。这个比例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在5%-15%左右。
拿到DAU之后,输入对应的ARPU,再考虑相应的成本(比如平台分成、服务器),就能估算收入。再用预算除以收入,即可得到『多久能够收回预算』。
以上模型,存在非常多不完善的地方,譬如没有考虑DAU随游戏生命周期的衰减;譬如没有考虑OGR会随着用户积累而有些许上扬。这两者优于对结果分别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所以我姑且认为他们可以『抵消』。但一个人的思维是局限的,还希望更多同行参与交流,可以添加我的微博:@awguo并在这条微博后讨论。或者加我QQ:20266077 交流。顺便说一下,我一直在寻找热爱社交游戏、互联网产品的同学,如果你是,一定要联系我哦~
本文写于中秋,征求对方同意后发出来了。是一些我对07、08年从事自由职业者时期的一些感受和收获。毕竟是很轻松的一次问答,如有异议,欢迎指正!
一、请问你自己在做自由职业者时的对当时那个状态的感受、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或收获?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读:一个是,问我现在对当时的感受;另外一个是当时自己的感受。
现在回忆起来,是觉得自由职业和创业有两种不同的感觉的,但都是我喜欢的感觉,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自由职业的时候,生活非常自由、弹性,我有很多时间陪女朋友。但是,对产品、对项目,毫无控制力,也没有办法运作大的业务,这些都是创业之后才能体味的(回头我会介绍加入创业公司的价值);
而当时的感觉,则比较简单:自由、我行我素。跟你们现在很多自由职业者的感觉应该类似。
经验和收获,我觉得主要是两点:
二、现在你已经开始创业了,如果你的公司有工作外包给自由职业者的话,你对来接包的人有什么样的要求?给他们一些建议?
目前我们主要的外包需求在是美术这一块。我简单说一下吧:
三、做为发包方,你对有工作在兼职和完全自由的自由职业者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作为发包方,我其实并不介意对方是否兼职。本来自由职业就是一个对项目的契约而非对人。他并不是过来给我工作的。我只关心项目进度、质量、知识产权的完整,等等。其实能把#2中列举的几个点做好,我就很高兴了。
四、目前你们会有对自由职业者的需求吗?未来这种需求会有些什么可能的变化?
上面#2说过了。有的,主要是美术需求。未来也会是美术需求,变化不大。
其实对自由职业者的需求,有几个特点可以归纳:
(补: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沟通成本低”)
对于需要和团队进行紧密沟通的工作(比如产品设计、运营),是绝对不能找自由职业者做的。不是因为自由职业者能力不好,而是因为时间和沟通成本等因素造成这种选择必然会双输。
目前有两个职位,想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志,本人人格担保:团队靠谱,项目给力,市场牛逼,待遇从优。
前端开发工程攻城师
要求:
欧洲市场运营专员(英语)
要求:
工作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中国兵器
联系方式:hrATmagnetjoyDOTcom – 使用GMail投递简历者优先。
欢迎自荐,推荐!
祝大家兔年快乐!
现在在中国第一帝都陕西咸阳,呵呵。
今天,势必是中国互联网数年来最风云变幻的一天。腾讯和360这样两个拥有亿级安装量的客户端软件经过一系列口水战和客户端弹窗大战升级之后,在腾讯的主动出击下,把选择权最终留给了用户,并且,这种口气看起来是没有退让的余地的。
也就是说,用户必须从二者中选其一,对这两个客户端来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关于这场纷争的原因和来龙去脉,行业分析已经有太多,我不想再赘述,我觉得从最终的结果上,作为普通用户来说,可以考虑使用苹果电脑,或是切换到Linux系统,或是尝试一下GTalk!(人民网也公开支持GTalk,给力!)
我使用GTalk很久了,简单总结一下为什么它比较好吧:
当然,GTalk也有很多缺点,不得不提一下:
高级研发工程师(1名)
薪资范围:税前10000~20000元/月;非现金待遇面谈。
JD:
酷爱编码?喜欢新技术?熟悉Linux?觉得自己挺牛?如果都是yes,再满足以下任意一点,请把你的简历给我们!
我们是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社交游戏公司,每天我们的服务器要处理数亿次请求,支持全球数个时区数百个国家的上千万的用户。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发挥你兴趣的自由环境,一份足够有竞争力的offer,以及供你试验和应用各种新技术的平台。
公司位置: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中国兵器北方地产大厦16层(昆玉河畔,北京最黄金的地段),传送地图
联系方式:
请发一份简短的简历,最好直接以邮件正文的形式而不是附件发给我们。目前这个机会还是挺不错的,如果邮件沟通觉得有价值需要面谈,我们会出往返路费(北京市内打车、市外火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