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简单翻译了一篇博文,来自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创始人Michael Arrington。这位Michael先生在国外Web 2.0圈内争议颇多:TechCrunch虽然号称关注来自全球的Web2.0创意,但对欧洲和亚洲地区的互联网氛围不太尊重,甚至在博客中常有主观讽刺、臆测。欧洲的许多创业者则为此十分不悦。终于,他们几天前在慕尼黑发生了摩擦。事后,Michael Arrington写下了这篇《我们需要一些改变》。
原文地址,译文如下:
昨天,在慕尼黑,我从DLD会场离开时,有一个陌生人走到我面前,“准备充足地”给了我一个耳光。当我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快速地跑开,消失在人群之中,只留下一个黑影。周围的人们稍有惊讶地盯着我,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他们的交谈。
通常,在许多会议上,会有许多创业者来介绍他们的项目和创意。由于睡眠的缺乏和持续工作,我的态度和热情也不尽相同;有时我则会给一张名片他们,让他们改天再联系我。
昨天,我正在克服流感、时差和睡眠不足所带来的麻烦。而此前,我则不顾压力持续三天与创业者探讨他们的产品。这次活动之后,我回到旅馆,必须马上准备接下来在达沃斯的活动。因此,这次当我眼角余光看见这个人的时候,我立即转身,避免眼神交流。有时候这样做可以避免麻烦,但这次,它却让我遭受了这样的遭遇。
曾经,在各式各样的会议上,我也遭遇过一些推推搡搡难看的场面,但“扇耳光”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是一个分界点。
TechCrunch是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而且,我为同事和自己这数年的创作感到非常骄傲。我们竭尽全力地支持那些创业项目,为他们创建交流社区,尤其让那些因客观原因很难受到公众注意的项目有更多曝光机会崭露头角。我其实非常乐于参加各种行业聚会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很乐于与创业者和投资方们交流、探讨甚至辩论。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我工作的乐趣到此为止了:
久而久之,那些并没有得到更多曝光机会的创业项目和于我们竞争的媒体、博客开始无端指责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打算正面回应这些指责和诬陷;我总是认为,只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能说明一切问题、化解谣言。然而,随着我们的成长,伴随而来的流言蜚语和恶意攻击也逐渐增加。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稍集中精力,就能在Twitter、博客等各种网站上找到大量针对我们、我个人或者我的员工们的负面评论。其中少数批评的确说明了我们的不足之处,然而大多数评论则是恶语相向,有些言论素质之低,超过我的想象。
幸运地是,对于口头和文字上的攻击,我的忍耐能力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加强。对于大多数攻击性言论,我逐渐可以坦然面对,我之后甚至还能在那些“所谓的朋友”拿我的负面新闻开玩笑时不动声色。
我相信这彻底改变了我:我开始无法轻易信任他人。在TechCrunch之前,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好人,除非有负面的证据,我不会轻易怀疑谁;今天,对我来说,这一切却截然相反。而如我所说,我在“扇耳光”这件事情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因为我觉得这距离更严重的暴力犯罪并不远了。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件罕有人之的事情:去年暑假,一个失控的家伙以死威胁我和我的家庭。他甚至都不是私下秘密行动 – 他直接拨打我们的办公室电话,给我发电子邮件甚至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公开威胁我们。当然,我们很快也查明了对方的身份。经过刑侦专家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威胁十分严重:此人曾经有过刑事犯罪记录,并且持有枪械。三个州的警察都参与了保护我们的工作,而我们甚至雇佣了一个专业保镖团队来保护我、我的家庭以及我的员工。
每天2000美元的保护费让我们无法继续支付下去;警察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对方采取行动之前,我们无权去逮捕他。我们可以封锁对方在某一区域的活动,但这反而会暴露我们行踪。几乎有一周,我们躲了起来。对外宣称住在父母家,TechCrunch的办公室则空无一人。警察例行检查的时候,差点逮捕了一位回去取物件的同事。
看见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性命担忧而又不清楚他们的儿子究竟得罪了谁,我逐渐变得不再敢去相信别人。
在博客里,我只写与科技、创业项目和新闻有关的内容。这本因与“死亡威胁”和“扇耳光”毫无关联,也不会遭来如此多的责骂和诬陷。问题是,除了被一个该死的疯子威胁人身安全和被一个我们没有报导的欧洲创业者扇耳光之外,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
我决定,放松一下自己,重新思考一下我的生活应该如何安排。本周我会继续写一些关于Davos世界经济论坛的文章。接下来的整个二月份,我不会再写什么东西,我将远离我的iPhone和笔记本电脑,坐在某一处海边的沙滩上,决策我的未来。
我希望那些竞争对手能明白,巨大的竞争压力并不意味着他们有权去诬陷他人或者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我乐于与任何人竞争,但反感那些卑鄙低劣的手段;我更希望他们明白,各种各样的言论攻击可能让那些自行其是的罪犯进一步认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我们关注科技领域和创业项目,这些事情非常非常重要。但我们自身和家人的生命更重要!
TechCrunch是为数不多地通过“认真刻苦撰写博客”发展起来的有盈利能力的商业新媒体。然而,像Michael Arrington同学这样写博客,实在是太累,这位老兄的确应该休息一下了!
外国的极端分子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土产的愤青一比,真是差远了。
果然你这么一说,我也有同感。还有就是,老外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自由和开放。
枪强抢呛……XD
不苟同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件罕有人之的事情”——>罕有人知
树大招风嘛,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个人出名了或者壮大了都有可能引起这样那样的威胁,
而不仅仅只有写博客才会有这样的困惑呢。。。
我不敢臆测,但是如果打耳光的仁兄真的是受到了“techcrunch的地区歧视”的话,那我也会向techchunch竖个中指。
我想起了Wikipedia提倡的“避免地方主义”。我想,我们该将目光,更多的仰视更高尚的人。
写博客….说话都危险啊
太惨了。。。偶们的愤青都是水货。。。
太惨了。。。偶们的愤青都是山寨。。。
【楼下保持队型】
太惨了。。。偶们的愤青都是忽悠
转载 OURAVR 电子论坛上,站长对于【威胁】的态度,仅供参考
ouravr.com/bbs/bbs_content.jsp?bbs_sn=2208890
译文倒数第三段,“接下来的整个二月份,我不会再写什么东西,我将原理我的iPhone和笔记本电脑,坐在某一处海边的沙滩上,决策我的未来。”其中的”原理”,似为”不理”或”远离”之误。
多谢,已经修改。
明显你翻译的水平比我强多了,呵呵
嗯,奥巴马告诉我们,当总统也是很危险的运动,我决定不梦想当我们大楚国的总统了 🙂
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
AW应该感到欣慰,因为相比之下CNbeta的人算是温柔的多了~~
这有什么好欣慰的,我又不是Michael Arrington -。-
不遭人妒是庸才,写blog写到请保镖的份上,也算是一种成功了! 呵呵
翻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顶下。
直接人身攻击, 比国内暴*力多了..
CrunchXXX 是否会跟着停滞呢 -…-
老外也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自由和开放
美帝国主义怎么能和我们这么先进的制度比~~~
太危险了。。。
很难的事情!
唉,太夸张了
好吓人啊
我都开始担心网络实名制的隐患了
请教博主,评论中的“反对”“支持”的功能是用了啥插件?谢谢
真惨~
哎呀!有那么严重啊!!!好怕哦!
我正在进行危险运动^_^
一般越出名的人,说话就越小心。。不然随时都有可能引来非议
博客还能危害身心健康!!
我的博客还小都经常怕得罪人,何况那些名博,哎,咱们国内更可怕,阿瓦也遇到过很多骚扰吧,
确实是危险….
还是少数吧,别像方舟子那样乱说就行
写博客不仅仅危险,甚至引发口水仗,我之前就碰到过,听之任之,装作没看到,很多人,其实是热衷于骂人出名的,如果说,双方都是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观点,我倒觉得,这个更有建设性一点
武汉团购 http://www.365rice.com
呵呵,还有这样后,也不为怪,大千万世界无奇不有
恩,有那么点道理,干什么都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