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同学说最近收到一条来自“儿子”的欺诈短信,大概内容是“老爸,我和XX在宾馆开房被抓,请速汇款到XX”。
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性产业落后,性教育匮乏的神奇国度,出现这样的欺诈太正常不过了。如果你在社会上行走几年就会发现,利用嫖娼进行勒索的案件不在少数。更何况手机上存放淫秽录像带都要罚款3000元之多。干脆全民当和尚好了。或者我们国家可以学习一下某些地区,在出生的时候直接把男婴的小JJ一刀切掉,多河蟹啊。
说回垃圾短信这件事情,我毕竟是通信专业毕业的,周围同学也大多就职于运营商。虽然我比较爱说脏话,但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我还是很少恶语相向。我也曾经给10086通过电话,询问垃圾短信和欺诈短信的问题。但得到的答复居然是我还得再把短信号码发到某一个xxx去举报,更可气的是,运营商方面在对待欺诈短信的问题上,居然毫无责任意识!态度之强硬令人发指。
真是想得太美了。我凭什么帮你做人肉spam filter?打个长途都得花那么多银子,还指望我免费给你们做人肉filter……
在运营商改善环境、停止无视用户隐私之前,我几乎不需要使用手机。宽带和电话再加上附近的公用Wifi源足够让我将手机的使用频率降到最低。
我选择Nokia E51的原因也是如此,现在我的手机常年处于offline的状态,除了Opera之外就是一个小型游戏机了:)
说实话,我发现想要和我取得联系的人通过座机和Email也联系的非常顺利,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一个垄断市场的基础下,我无法拒绝使用手机。我能做的,只是将这种使用频率降到最低,因此,对我的伤害也降到最低。能够用Email和座机联系的时候,绝不用运营商的任何服务。
能够用Email和座机联系的时候,绝不用运营商的任何服务。
这句话说得好
主题很漂亮,貌似第一次留言~
座机不是运营商的?
O(∩_∩)O哈哈~,我的手机收到过不只一次那种烂短信呢
我靠,我在想,我没结婚,就有人喊:爸爸。。盘算下,我赚了。。。哈哈
郭大哥,这个留言头像是怎么生成的,感觉很不错呢
出门在外时候,手机还是较方便
手机还是必要的,移动真黑,我最近也被黑了一次
还是没有手机,不知道到毕业了会不会必须得弄一个。
移动太垄断鸟。。。BS一下
偶是一个宅男,基本上我这里手机没有信号,投诉了几次的人家客服说,你来回的走走就好了,不要老在一个地方呆着就有信号了,
看头像发现你的确很宅男啊。
如果有个不错的替代手机的移动通信工具,我会毫不犹豫的扔掉手机—卡。
话说座机不是运营商运营的么
话说如果手机比座机便宜呢
是抵制服务商的一些做法,但还没到认为使用手机没有必要的程度。瑕不掩瑜。
这样的欺诈短信太多了,经常我还收到短信要我打钱到某帐号里面呢,发短信的人也真是弱智,我为这样的人感到遗憾!
只要发短信的人的智商并不是国内所有人智商最小值,他就有欺诈得手的可能。
中东国家切JJ?真的?好像是伊斯兰教要求割礼吧?
老郭,你搞错了,中东非法XX是切JJ的。出生割的是Jew的BP…
我知道是割BP :)
割礼其实也是有好处的,防止包皮过长,其他方面的考虑就不好说了。乱来男女关系也是8rong8chi中不提倡的啦,呵呵
就敲诈来说,我也遇到了头一次,在江西,男女配合的敲诈我,貌似我是老嫖客似的。
“在我们这样一个性产业落后,性教育匮乏的神奇国度,出现这样的欺诈太正常不过了。如果你在社会上行走几年就会发现,利用嫖娼进行勒索的案件不在少数。”
说的太好了,确实缺乏专业的性服务人才,nnd,素质高的我们又消费不起,可叹啊.
面对如此低能的诈骗手段,只能说明上当的受害者更低能,唉!
说的太好了,我也是基本上不用手机,仅仅在测试的时候才用…还有,我出去,找人的时候才用手机,非常不习惯别人打手机,或者电话给我,电话一般是白名单处理加录音。
其实,所有的联系工具中,Email的时间效率最高。
感觉电话用来扯淡的
其实,偶正准备把家里的座机停掉,每个月要花二十多元的座机费,平均通话费还不到二十元,在运营商改善环境之前,我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我还是讲点真相吧
北京的10086?如果是广东就不是这样。。如果直接让你i转发,不受理投诉,你可以直接投诉这个客服啊~~转发短信到xxx端口,那是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打10086去直接投诉的……其实运营商也无奈的,spam手段不断改进,但是发垃圾短信的人也不是白痴,会摸索你的spam规律。就好比海关,虽然在全力缉毒,但漏网的还是很多!短信不是博客,博客可以牺牲准确性,牺牲过滤质量,可以误判,防止垃圾评论,就像wp的插件。但短信既要保证即时性,保证业务质量,绝对不能误判,又要做好spam。我曾经想过互联网上过滤垃圾信息的手段,还想在短信spam上搞个创新呢,那是不可能的,就因为短信的即时性。如果谁能研究出个两全其美的技术方案,恐怕早成了民族英雄了~~运营商会挤破头着花钱买你的方案,早发家致富了。面对现实,自己装个终端软件,每天闲来没事看看垃圾箱有没有误判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了。或者让国家立法,发垃圾短信多少条就判死刑,恐怕不行吧? 有人发了垃圾短信被停机还敢装傻理直气壮的到营业厅投诉呢!
同意,说得没错。
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目前恐怕只有咱们自己想办法来克服了。
aw同学的方法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垃圾短信所带来的伤害,不过大多数人应该是习惯用手机的,我也是。目前差不多每天收到1-2条这种垃圾短信,所以我学会了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来抵制他们。
具体做法如下:
1 记下短信中的帐号以及开户行。
2 在相应的开户行的网上银行用此帐号登陆,密码随机输入。
3 多试几次,至少5此以上,越多越好,因为网上银行登陆密码出错的次数是有限制的,如果一段时间内联系输入错误,则会将此帐户封锁24小时(或更长)。要是大家都这么去做,那么发垃圾短信的人的银行帐户将会经常被冻结,从而达到一定的惩罚目的。当然,要是你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登陆成功,哈哈,剩下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咯。
4 如果你的时间够多,你可以到相关银行就此帐号申请挂失,这样也很不错,比第3步更有效。因为通常挂失要冻结7天的时间。
补充一下:部分银行的网上银行网址:
http://www.hao123.com/bankjt.htm
感谢你的建议。不过我认为这种浪费自己时间的做法和向运营商投诉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冤冤相报何时了,何必为了这些无聊的垃圾浪费自己的时间,我们又不是运营商,我们何必帮运营商来惩罚垃圾。
据说你这种方式只能封锁这个账号的网上银行账号。但不能影响拿着卡去银行取钱。
现阶段还得用手机啊。
一般来说,这种垃圾短信可能就是连号号群发,防不胜防,即使号码没有被泄露也有收到这种垃圾短信的可能。我感觉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出一个法规来规范。手机号实名制或者和公 安系统互通,及时惩治相关人员,这样才是治本之方。
出门在外时候,手机还是较方便
中国的各种服务商喜欢强奸用户已成习惯。我刚上你blog前,还被电信强行弹出了一个广告页面…
我也喜欢用电子邮件,很多时候手机的确麻烦!
现在Spammer也聪明了,我收到的垃圾短信几乎都有.或者空格把关键字分隔开,可见移动还是做了一些的
可是,环境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善呢?
就请你换一个号码好了,估计你现在的号码已经被盯上了。这样你可以收到更少的spam,我的订阅也可以收到更少关于移动运营商的抱怨。
换也不能保证就不被盯上吧?况且,我现在只在固定时间开机,垃圾短信几乎困扰不到我。
这不仅是抱怨,而是一种实际行动的陈述,或者说,你可以理解为我在隐形地输出这种反运营商的意识形态。至于打扰到你的订阅,我也没辙,毕竟你不是我的付费读者嘛,哈哈
你手机不要了可以给我呀~~
aw的确是不一般啊,不过我还是离不开手机的电话和短信功能
座机和宽带都是运营商啊。。。而且以后都是全业务了
不用手機?
這願發大了…
这篇文章启发了我了
以后我也会尽量少用手机的
最近,有消费者向本报投诉,自己购买的中国移动电话卡中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些费用,甚至还出现没打几个电话的情况下,就被告知欠费停机,而查询后发现自己 新买的手机卡竟然半年前就已经开通了.本报记者进行暗访后发现,这一现象居然是一些中国移动的手机卡经销商偷偷使用所谓“号码开通器”造成的.消费者龙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他在中国移动手机卡双桥农场的一个专营店购买了一张移动动感地带电话卡,新手机卡上充值使用5天后却被停机,而5天只打了两个市话被停机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欠费.
龙先生查询后发现,在他购买卡号的6个月前卡就已经被开通.而10086也明确告诉龙先生:“这是代理经销商干的”,“他们有一种设备,能够在电话卡销售以后,还采取停机措施”.
11月8日,记者来到北京市马甸桥卡号市场进行暗访.记者自称准备从事卡号经销业务向经销商请教:消费者在经销商手中买到的卡都没拆封,连密码都不知道,如何开通手机卡?一位经销商乔军(化名)告诉记者,号卡经销商手里都有一个“号码开通器”,通过这个小工具,无须拆下手机卡就能完成卡号、申请包月信息等相关功能的开通.
一位叫刘东(化名)的经销商向记者介绍并演示了一种被称为“号码开通器”的电子器具.刘东告诉记者,使用时首先将未拆开的手机卡(名片大小的那张卡片)插入这个工具的插孔中,再将其连线上一个手机卡式样的小卡片插入手机卡槽内,装上手机电池就可以通过手机按键正常操作了.
不仅如此,一些经销商甚至还会通过这个工具在手机卡售出前申请开通诸如“天气预报”、“笑话”、“游戏”等包月服务功能,以获得运营商的奖励.刘东向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每开通一个功能即可从上级经销商处获3至5元的奖励.在出售卡号时,经销商是不会主动介绍开通的功能的,所以不少购买已开通手机卡的用户对被扣除的费用并不知道.
在暗访中,代理经销商向记者解释说,这种“提前开通”的行为在业内属于潜规则,中国移动把每一个经销商的指标定得太高,靠正常销售几乎无法完成,他们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提前“帮助”消费者来开通,有的甚至提前“帮助”消费.乔军无奈地告诉记者,不开通不行呀,如果你拿到卡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开通,说明你的销量有限,他就会降低你下一次的供应量,同时调低奖励的点数.
记者在采访相关法律专家时得知,经销商提前开通手机号并预订包月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属于违法行为.而像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则是这种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其对于代理经销商的这种“促销”管理模式显然也助长了经销商采取这一行为的主动性.
本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卡号时如发现被提前开通或被预订包月项目等,应及时投诉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本文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me too!不过我还没有自己的座机啊!我就用QQ了!呵呵!
还是让国家垄断运营商吧,省得外企进来赚了钱走回头骂我们太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