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这一操作并非仅仅针对Chrome用户,而是针对所有的Google登录用户。只要登录了Google账号,就能使用了。另外,还可以针对搜索结果发表评论。之前若存在误导,深表歉意。总之,大家快去体验体验一下吧:)
今天,使用Chrome搜索的时候,发现了一款名为Search Wiki的产品,具体形式,请看我的几张详细截图:
搜索结果中每一条结果的标题右侧有两个按钮,你可以理解为Digg的digg和bury,或者优酷的“顶”和“踩”,或者牛博的“支持”和“反对”。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用鼠标单击那个箭头,会得到一个提示:
提交之后,会看到针对这一搜索结果的具体“打分情况”:
看看Digg等知名网站的情况:
被“踩”掉的结果会出现在页面的最下方:
对搜索结果进行Digg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但我觉得有一点值得质疑:在搜索结果页面,用户只能看到网页的简介,这时候无论是Digg还是Bury,并不能完全反应这个页面是否足够优秀或者的确足够糟糕吧?
我的建议是,当用户通过Chrome搜索点击进入相关页面之后,再通过Digg操作来对页面进行评分,可能会更准确一些吧。至少对于那些利用SEO“聚敛”人气的垃圾页面,很快就会被用户辨别出来。
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Chrome能通过更多微妙的行为(例如采集用户的页面等待时间和鼠标轨迹等)寻找答案,也许会比一个用户主动提交的Digg、Bury更精确,毕竟,当人在无意识、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做出某一行为,才是最精准的分析材料。
I thought it was not only for Chrome but for all the google account user? You can refer to official google blog:)
In fact, if you search in Techcrunch, they mentioned that google has been tested this digg like feature for months
看来aw又火星了,当然我更加火星
ps:其实我是来试试Gravatar的
But it seems that I really never notice that.
Anyway, thanks for your tip!
sorry I’m at work so only english.
I think what they did was, they bucket test this feature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so only a very small amount of lucky user get that 🙂
I think it’s cool and some people already started to complain about it. anyways, FYI 🙂
So unluckily I’m not those lucky users but luckily the cortical guys wouldn’t blame me that I was from the damn Mars 😉
板凳
我有一次被Google遗忘了。。
这的确是个很有趣的玩意,是刚刚出现的吗?为什么我在GOOGLE上搜,好像8月还是9月就有了?但是的确今天突然才注意到。而且貌似GOOGLE中国是没有的。。
奇怪呀,怎么没看到那两个按钮呢?
如果是浏览器独有功能,我并不看好。
如果是Google.com的功能,我倒觉得不太合适。至少现在大多数用户还不太明白这些概念。
cn没有,要com似乎
我比较同意看完页面之后也能有一个机会,比如说按照停留时间做一个参数
如果google采集用户操作的话,那又会有人反对
这的确是个很有趣的玩意,是刚刚出现的吗?为什么我在GOOGLE上搜,好像8月还是9月就有了?但是的确今天突然才注意到。而且貌似GOOGLE中国是没有的。。
请问每次启动Chrome都会在下载目录下生成一个downloads文件夹,是否可以去掉?
我怎么没有
另外发现一个抄袭的网站 排在我的前面 汗
在Google 搜索 petcon 6120c 就可以看见了 我的排在第二 汗死
好吧,我帮你digg下:)
现在你排在第二了
我没了。。。。。。。。。。。。。。。
另外问一下 现在提供只将回复我的留言发送至邮箱么?
以前那个把所有后来回复都发到邮箱太 冏
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另外,现在没有邮件发给你了吧?
恩
死都见不到aw说的
不玩了
没见到。难道要登录了开搜索历史才能用?
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Chrome能通过更多微妙的行为(例如采集用户的页面等待时间和鼠标轨迹等)寻找答案,也许会比一个用户主动提交的Digg、Bury更精确,毕竟,当人在无意识、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做出某一行为,才是最精准的分析材料。
—
你以为Google是中国公司啊?!你以为Google的主流用户是中国网民啊?!
这样的功能一定有agreement,必须accept后才会启用,Google的主流用户根本不可能accept。
现在就算中国公司,对于流氓行为也必须小心处理。网页上打开Baidu Hi是要调用ActiveX的,因此会出现IE的安全警报,Baidu也不敢通过hack的方法绕过安全警报,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引起安全厂商的注意,这样的行为就会被记录到恶意行为中,导致Baidu Hi触发警报。
反正我是没看到
用US代理就看得见 真是这样的
真是比较新奇的一个东东 把搜索复杂化了那么一点点
喜欢这个功能,毕竟网上垃圾信息太多了
我登录着的呀,,,,怎么就米发现这个醒目的按钮
自动转到CN了.我用IP登录COM的,不能登录账户.
怎么可能跟IP有关。肯定搞错了。
奇怪,我用Chrome登录google.com后,也没有看到那两个小图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