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来自美国的Google工程师聊到中国市场,彼此交换了很多观点。不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这位工程师透露的一条与中国市场关联不太大的信息:日本用户非常热衷于Feedburner这样的服务。我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数据,但我越来越相信这个结论:日本文化中对效率的追求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的确会使Feedburner这样的工具类产品受到用户的欢迎。
同时,这条信息也再次佐证了许多人包括我曾经得出的结论:“中国互联网,目前还只是一个娱乐网、八卦网、无聊找事儿网”。
我无意讽刺国人,也不怕被人骂,只觉得这个结论令我们的许多产品设计处的很尴尬:我们花相当的心血制作的产品,到最后可能落得无人问津。在这样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大家根本不关注如何用RSS阅读器来提高信息的质量、可信度和阅读效率,而是在无聊的重复性体力工作之余看看黄色小说、成人笑话之类。不是骇人听闻,分析一下百度和Google的搜索排行榜,看看哪些关键词是最“红”的就可以看出问题了。而据我所知,即便是这些关键词,也是经历了重重的过滤和筛选之后才得出的。
而根据Analytics的数据,我也在自己的博客或者(为平台制作的)小应用中发现,越是无聊找乐的、越是人身攻击的、越是男欢女爱的,就越受欢迎。刚才和好友聊天的时候,还感叹自己不应该当年给自己的搜索数据于朋友门看:大环境就是如此,我却阴差阳错地背了黑锅:)
前几天,kaixin.com被强行拿下,大家都在指责行业环境。我倒觉得,与其挨个在那些SNS里面把陈一舟臭骂一通,到不如真正想办法去改变我们身边的好友,让他们知道,互联网不是一种无聊的发泄工具和八卦渠道。告诉他们,要节约生命。
这几天,和Google的工程师合作,可以确认他们真的很注重用户体验的细节、功能的必要性和阶段性。但也同时为他们感到遗憾:许多不错的工具,根本就没有人会去用。Google在中国的流量,显然和他们的产品、业务能力不成比例。
作为一名Blogger,也希望凭借个人微弱的影响力来呼吁真正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开发者、设计师们,把这个行业本身的精髓(工具性和高效性)传播给周围的人:大学老师可以在让学生在假期尝试利用GMail、GTalk的许多特色来进行某一个研讨话题的沟通(邮件中的forward、cc、bcc都有许多用途);关心时事、新闻的人可利用Blog Search、Digg以及各类SNS来检验新闻的真实性并过滤掉一些花边无聊新闻。
当然,引导用户需求也应适可而止,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被脑白金忽悠一次,我们可以想办法救回他;如果一个人被脑白金忽悠了100次还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长生不老药,我们就应该让他买脑白金买到破产:)
工具性和高效性,确实很重要。不过不可否认很多人确实有大把的时间来消遣,基数大了之后也造就了娱乐网、八卦网、无聊找事儿网。
最后一句称得上是金典:)
产品设计人员不可能来试图真正改变用户需求
应该让他买脑白金买到破产
恰恰这一点就充分印证了,为什么在中国想靠互联网赚钱那么难。因为多数人还把互联网看成是消遣的工具,或许他们脑海里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个东西还有别的用途。
我和同学也讨论过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后来归结为一点,资本逐利是其一,网民的总体素质较低是其二,需要说明一下不是说网民的道德素质,而是我们的整体经济大环境就在这,大部分人都是收入低,忙于生计,经商环境差,要想把互联网作为很正经的工作【商业】用途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另我现在基本不上百度,广告太多,偶尔看一下百度知道,而adsense的广告虚夸之词很多,基本不点击,感觉自己一年点击adsense的次数不超过20次。
没有qq,网民数量可能会下降30%
现在人太依赖互联网。不是什么好事。回归吧。
不要要求别人称赞Google产品。看看现在CN的评论很多人都在骂呢。而且 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还在扫盲阶段。要打持久战。
偶发现CB愤青不少
你怎么突然提到CB了?
冒昧的说:AW的精神那是相当矍铄 !
推广不够
不仅仅是推广,更是意识形态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涉及到行业不同。
毕竟高级互联网用户在中国的大环境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有空来我们u217 创业sns社区看看,或许你能发现点什么。包括你的这篇文章。
国内的网络的确是娱乐的,看看百度的大部分流量是来自贴吧和MP3搜索就知道了…
如果我们的这种互联网环境不能得到改变,网络上真正好的设计就不能得到发掘…
我们的这个环境我觉得要看大的经济背景,看看郎咸平的分析有点启发,总的来说貌似先进的产品未必在我们这个社会有市场,真的。
对,我也觉得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网络啊,电脑啊,很多人第一态度就是玩,所以会有”玩电脑”这个词出现。
恰好我也做了类似的事情:真正想办法去改变我们身边的好友,让他们知道,互联网不是一种无聊的发泄工具和八卦渠道。告诉他们,要节约生命。
应该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吧,我也同意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aw的观点100%同意!
关于“中国互联网,目前还只是一个娱乐网、八卦网、无聊找事儿网”的原因,补充个观点哈:
1、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懂得使用工具
2、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区分方法就是使用工具的能力高低
3、人不能充分使用工具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
4、内因是学习的动力不足,懒惰(中国人懒惰的原因很奇怪——是因为太勤劳)
5、外因是教育的水平不高,肤浅(中国人肤浅的原因也很奇怪——是因为太洞察)
6、互联网是一种工具
7、有些从心底里抵触互联网的人也就算了,而具备学习能力却又不去充分利用的工具的年轻人就太可惜了
解决方案如下:
1、劝告那些过于勤劳的国人不要太懒惰——是时候放下手里的活多思考思考了。我们努力的干活的成果是什么?看看现在外资独资后的原合资企业就知道了——核心技术还是在人家手里。
2、劝告那些过于洞察的国人不要太肤浅——是时候把BS别的中国人的劲儿用在合作上了。国内是有五毒教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信仰的问题——被五毒教吓跑到美国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回来能帮得上啥忙(也就是李敖说的“颠儿了”的那种)。
我忘了是那个国家的总理说的了:“其实爱国就是一种自私——只爱我自己的国,不爱别的国。”
最后,对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然后为全球经济做贡献的中国同胞(或者说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敬仰~~~
还有一点:绝对不要浪费时间去劝告那些无药可救的人。那是在浪费彼此的生命:)
其实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究竟工程师、设计师应该去适应市场还是去改造市场。可能两者就需要吧。但就市场的现状来看,国有的SNS想改造市场要付出的成本会高很多很多,甚至高到有可能使公司本身遭受危险,我想这是每一个商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过有可能我本身不是一个工程师,考虑问题多是考虑营销方面的。要做事业就要去改造市场,事情要往好的方面发展总得有人当先驱。不过我还是倾向于当先进,饭总得一口一口吃不是?
参见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229的文章和评论
事实上,游戏和色情业是推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只主力军。
但是同意楼主:珍惜生命,远离垃圾信息,有空多做社交。
我从不否认游戏和色情业的重要,只是我觉得,在这里,游戏和色情业也是低效的。
没有合法的色情业就让有这种生理需求的群体无法得到有保障、安全可靠的服务,进而引发犯罪或和不必要的麻烦。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不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不依赖互联网又能怎么办,事实证明现在的人是脱离不了互联网的熏陶与感染,所以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