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谁也没想到,一个“名人博客”,让多少人脑子中被灌注了“博客 = 名人,名人=博客,无名人,不博客,无博客,不名人”的概念。当然,我这只是编个“儿歌”讽刺一下那些天天守着韩寒和徐静蕾博客抢沙发的小朋友们。新浪博客其本身推动了“博客”概念在国内迅速的大众化、草根化,这是极大的功劳。是互联网行业之幸。唯一让我觉得比较遗憾的是,新浪对产品和技术兼容性,一直都马马虎虎。新浪博客改版了N次,最新的一版才刚刚把Firefox留言的AJAX问题解决了。管理博客的问题仍然是一大堆。
这次,新浪推出SNS“产品”,感觉很低调。低调得我都没感觉到这是一个SNS产品。入口居然藏在了space.sina.com.cn这里。
新浪SNS这次索性直接把App做了出来,并且有一副“开放API”的姿态:
应用具体的操作方式和其他几家(校内、海内)几乎一样。就不具体介绍了。个人觉得这个玩意还是不像一个SNS,而像一个典型的Web1.0时代的个人管理界面。头部一个重重的大header压着,实在太“新浪”了。侧边栏一个很恶心的播放器,让我真想不明白为什么新浪就不能重金请点好的Flash Designer把这个N年前的作品给改了。还有右侧一大堆的“论坛”、“圈子”、“新浪吧”、“纸条”,更是让用户找不着北。如果以为自身强大就可以随意忽悠用户的话,那我奉劝新浪不要以为竞争对手吃不掉你这条大鱼。
我还有更多的问题想问:
是新浪这家公司到底有没有SNS的DNA?
每年这么多的收入,能投多少给你们的SNS部门?
那些笨重的头部和“领到要求必须拥有的功能”能不能为真正的用户体验让步?
新浪的那些明星和追星的功利化博客,到底能不能把SNS当作一个与外界平等交流,而不是强制输出价值观的工具/平台?
最后,让我们看看这个很“Facebook”的东西的“新浪版”吧:
唯一令我赶到欣慰的是,新浪订阅默认采用了鲜果,并将热文系统集成进去,我认为这倒是能帮助鲜果热文成为中国真正具有Digg价值的媒体 – 就如同新浪帮助“博客”这个概念变得家喻户晓一样,至于新浪能否让SNS“家喻户晓”,我认为相比博客,困难要大得多,但仍然很期待。
新浪的抄开心更多点!
不过开心就是sina原班人马啊:)
开心和sina是什么关系啊,不懂
看着现在到处都在SNS,我的疑虑是很大的,国内的大多数用户只是当SNS是一个新的概念而已,并不了解其真实含义,我女友就对我多次告诉她注意SNS的隐私,不要乱加好友不理解而且不满。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个人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这样胡乱SNS下去,不久的将来,使用SNS的人会猛然发现原来SNS泄露了人们的很多隐私,甚至还给人带来了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于是不明所以的用户开始大面积抵制。
经过一段痛苦的挣扎后,SNS也许会再度慢慢兴起,也许会一蹶不振,谁知道呢?
我认为这倒是能帮助鲜果热文成为中国真正具有Digg价值的媒体
—
有听说过计算机行业的行话吗?Garbage in, garbage out. 中文Internet大部分都是垃圾,无论多么先进多么强大的软件,塞垃圾进去都不可能产生金子出来。不能提高中文Internet的内容质量,搞什么Digg都是浪费时间,有价值的资源根本就不至于多到需要机器处理的程度。
有价值的资源根本就不至于多到需要机器处理的程度。
你这话说的令我等大悲特悲啊!
他也做起这个了。伟大的模仿
杂乱无章..
用户体验乱得可以..
一个字:龊
新浪的东西还是一如既往的难用.
谁知道以后SNS怎么发展呢?
FB就是SNS的最终模式?
如何做,才能“像一个SNS”?
老外的东西一般都水土不服,文化是有差异的
这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做东西肯定是要考虑现有的资源的,sina现有的产品就是资源。从这个角度上说,sns对sina来说,更重要的是整合自己现有的资源。当然,这都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的。
我订阅过新浪的feed,用的是Google reader,可是看不到图片,说新浪用户才能看到图片,搜狐的也是这样。觉得新浪搜狐之流很小气。
不上新浪搜狐qq的网站已有好多年,实在受不了满屏的flash广告的狂轰滥炸,我觉得那是视觉污染。
到处都在搞SNS,真正能成功的,我想,绝不是新浪!
新浪博客怎么没有百度博客
的东西多呀?
新浪有前瞻性的推出API,成就了现在的新浪微浪!
欢迎大家交流移动互联网,同城SNS,电子商务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