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见龙卸甲》被历史爱好者和电影迷骂的一文不值,而我也觉得这部片子除了片头曲片尾曲别有一番风韵,场景拍得有点粗糙。若是追究历史真相,且不论虚构出来的什么罗平安、曹樱,就刘德华的“你”“里”不分,叫人怎么看联想不到那个时代。
然而,若不从战争、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又确实耐人寻味。赵云卸甲再度出战凤鸣山,人生数十年却已如云烟。而韩德一家则惨死与其都督之手。然而某一时刻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猛然发觉,这种愚忠已近千年,深入骨髓。
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曾是我最喜欢的中学课文(且不看内容,诸葛亮的文字确实很有力度),在近代史上,则被认为是愚忠的最佳代表(我不完全同意)。从《前出师表》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后出师表》的“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见龙卸甲》中的“大魏国万岁”和“大蜀国万岁”,虽是你死我活之争斗,其实都是同一种情怀。
有人在我博客留言说,大家都是棋子。今天看了《见龙卸甲》,觉得颇有此感。只不过,我认为,刘备、曹樱、诸葛亮这些人,也不过是命运的棋子罢了。这世界其实就是一盘没有人下的棋局。
PS:说回《三国演义》的故事,我自小就是非常喜欢的。刘德华实在没有我心中赵云的感觉,还是当年央视的杨凡有那种气质:
看起来似乎aw有点宿命的感觉了
测试你这个新评论!
我比较迷信,我觉得人生是有人下的棋局,只是我们看不到下棋的人…
没看过,但最后一句深有同感,有时候说穿了,人生就那么回事。
大鼠国万岁
大胃国万岁
赞,很有想象力,不愧是我徒弟~
觉得还行那
央视版有两个青年时代的赵云,一个是杨凡,另一个是张山,后者形象其实更好些
我在百度搜索得到的。非常感谢师兄的信息:)
一直都很喜欢赵子龙这个历史角色,, 也承认刘德华的演技, 但是我觉得让刘德华演赵子龙,,首先在气质上就是一个冲突。怪,只怪演员挑错 了。 电影看了再说。
说实在话,刘德华的演技真的不敢恭维,特别是在这片子上。
看了《黄石的孩子》,让我再一次领略到了周润发的演技。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人的信仰
我们如何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念 来评判古人的忠是“愚”?
没有健全、思辩的思维,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与感悟,没有足够的人文修养,就不要看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