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鸦一个月前告诉我,那帮做流氓网站的人的广告收入占居整个互联网行业广告收入的一大半。初一听觉得震惊,但仔细思考,觉得不无道理。近日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广告欺诈。欢迎大家补充: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134
- 以“僵尸用户”身份伪装进入SNS类网站进行“社会化(情感)”欺诈
“僵尸用户”一词是我根据“僵尸网络”(被黑客控制的大量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联想而来:指在某些Web社区中(尤其是真人实名社区,比如海内、校内等),通过提交非真实资料的方式所注册的用户。这些用户往往将性别设为“女”,并上传一些性感、清纯的照片作为“真实头像”。然后向其他真实的用户(大多是男性用户)批量(甚至手工)发送好友请求、留言等。或者直接在相应的讨论群组发布一些“热点讨论话题”。以校内论坛为例,就有不少人热衷于讨论这些“僵尸用户”所抛出的“处男、处女”问题、“学历与就业”问题。这样的“炒作”往往会获得大量的反向点击来到自己的“个人主页”。而通过一些欺诈手段,则将真实用户引导到一些投放了大量Google广告的网站。这种欺诈的更多详情可见此文。 - 本站内容功能性欺诈
这种欺诈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牺牲用户体验”,另一类是“彻底欺诈”。
牺牲用户体验,往往是让用户点击多次广告页面之后才能达到目标。例如门户惯用的方法:某一个图片点击过去,并非这张图片,而是一个(甚至可能不包含那张图片的)图片列表。列表旁罗列着各种广告信息;彻底欺诈则是,对本站完全不提供的内容进行“Black hat SEO”,比如,某视频网站根本就没有“色戒被删剪片段”,但对“色戒被删减片段”进行大量的关键词Spamming和外链导入。这样,就会有人愿意相信之。 - 推广目标产品功能性欺诈
最近看到一些视频Spamming站点。非常有趣,他们的GGAD作弊甚至可以说很有“恶搞”:在FLV视频播放器下面放着一段:
浏览器无法播放FLV视频,关Firefox什么事?这不是赤裸裸的欺诈么。对于IE,如果没有升级到最新版的FlashPlayer,可以去官方下载,或者国内有很多镜像(我自己也提供了一个)。刚下载的Firefox则根本不支持Flash,更加“无法播放”。
总之,我第一次看到这种Firefox Affiliate的欺诈,感觉四个字:“哭笑不得”。也许,像我这样“告诉你一个真实的Firefox”永远敌不过那些“被妖魔化了的Firefox”吧。
可以发现,Google Adsense的作弊者实在是很多。作为一名Google Adsense用户,我感到很无奈。某些竞争对手不可告人(其实谁心里都明白)的“搞臭Google计划”,也令我心寒。有些人在这方面太有创意了,Google Adsense反作弊能力的提升,我相信必然有我们身边这些作弊者的功劳。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广告欺诈之外,更可怕的是一种建立在某些诚信体系上的“信任欺诈”。比如当下流行的MSN Photo木马,我就不幸中招了:我的好友(某Web2.0网站创始人)通过MSN发给我,而我基于对他的信任(因为他本人正好就是做图片相关的Web2.0应用),直接打开了(scr文件是屏保格式,我疏忽了,唉!)。结果中招,导致我MSN的一位好友也中招了。
也许是我们都太穷了,就如Keso在《年度10大的中外差异》中所提到的,中国人除了忙着赚钱(aw补充:和欺诈),似乎没有了任何其他爱好了。
1、在线免费电影,然后链接指来指去还是没有免费的在线;
2、qq欺诈,各方面都有;
3、……
欺骗的东西很多,识别能力重要。
BTW:外国也一样,并不只是中国!
所以中国普通的互联网用户都快给人逼疯了。
不得不承认,欺诈在国外要好的多。具体原因,其实并不是我们人不好,而是大家真的太穷了,恩……
这句经典”其实并不是我们人不好,而是大家真的太穷了”…大家还是得看开点,哈哈…
大家真的太穷了
中国互联网的素质太低了,有些站长简直是不能用一个“人”字来形容,盗取原创内容、盗取流量,然后投放广告,有什么他们做不出?
昨天IE7中毒,嵌入型网页广告,上面写着,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到firefox……shit
还有很多软件下载站,要下载就得点广告或者把广告地址跟下载地址模糊…..
更可恶的是一些论坛申请注册的时候要点了FF广告并输入”Firefox”的验证码….
怪不得说国内的站长年收入49w,怪不得TX要屏蔽.CN.
太多知名下载站都模糊下载地址,我是极其小心的人,还是时不时中招。都太穷了?
你能不打这么多错字吗?
真是惭愧……请麻烦指出,谢谢……
[通过MSN发给我,而我基于对他的新人]
你惭愧死吧!
现在欺诈得来得钱多且易,谁不欺诈?唉………..
通过QQ欺诈也有非常大的市场,那些人先搞到N多个肉鸡,修改他们的QQ资料,或者发送QQ尾巴,这里有XXX图片,于是用户点击去了,我看到过一个流量较大的一天有几万IP。汗。
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互联网用户很容易上当。比如QQ说他中了什么奖寄钱去兑奖,点什么歌,他们都信。
骗子哪里都有,只是这些事情离我们太近了。
还有,adsense最近大刀阔斧的k号了,怕怕中。
嗯 我看见大家都被日了。。。
年纪大的和年纪小的都容易上当
单身老男人和好色的男人也容易上当
还有SEO标题党
一个朋友做垃圾站,说现在行情不如以前,ggad价格降下来了——他还好意思说,估计就是因为他们才降下来的!
John Chow说MFA都应该去死。确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垃圾站迟早要灭亡(当然,这个时间会很长,我相信)。
校内也有强推firefox的作弊页面…详细的我就不说了
很多站长都是朝钱看,心急又想吃热豆腐,自己不懂技术,又不愿下本钱~
都是钱惹得祸。
病态的中国国域网,其实是急功近利的政府把人们的心态教坏了。
确实这种欺诈在哪里都有,国外好些而已。
我也收到MSN Photo木马,好在是苹果系统,很庆幸没中招
都是Social Engineering而已,如果你掌握了这门艺术,也就掌握了防御的方法。线下的Social Engineering攻击也差不多啊,例如说你的银行卡被恶意消费,叫你通过转账保护资金之类的,一样的东西,只是涉及的范畴不一样而已。
国内这些Social Engineering做法已经不够创意啦,就那么直接,只能骗小P孩。真正的高手骗了你也没办法识别。举个例子,spammer每天都要发表不少spam,可是论坛和博客都有验证码啊,怎么办?不怕,我们有Social Engineering这个终极武器。在网上放一个虚拟的脱衣mm,然后下面显示验证码,你每输入一个验证码,她就脱一件,爽吧,其实你也在帮spammer解真正有防御效力的验证码。
提到的所谓“僵尸用户”,其实我也一直存在怀疑。 很多SNS上面的所谓人气美女,究竟是真有其人,还是其他人扮演的故意炒作。除了欺骗点击以外,还有可能是SNS网站自己请人去搞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人气美女吸引注册,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美女效应永远都有市场。
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捞现钱 捞一票是一票 即使你自己想做百年老店 但国家政策说变就变 谁还能指望将来? 个人网站能永远赚钱吗?也许明天国家就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网站了,甚至连互联网都上不去了,别以为goverment做不出来。
等你年纪再大点你就会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社会的。为了让家人过的好一点,还是随波逐流吧。
我从来就没有说要“以个人力量改变社会”。
我只是做一个白日梦而已。恩。
没错,中国人很多短视行为是因为缺乏信心,正所谓人穷志短,穷的就是心态,而非物质。
我们政治课上讲过,为什么日本以前对农民征收10%的税,却从来不会有农民起义,因为中国皇帝的征税虽然不致于10%那么高,然而整天突发性地拉你去修路补桥甚至筑长城,反过来日本农民交了10%税后一切就有保障了,安受农民本分就好像了。
“城头变换大王旗”…
互联网赚钱大法第十式:骗!
有时候,甚至是“抢”……
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