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使用全英文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谈谈中文:
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076
很早的时候,就被人指责,说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因为我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开发环境、技术文档,几乎都是英文的。如果可以,我还想把需求文档、维护文档、功能设计文档全部写成英文的(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到英文的重要性,也不是每一个公司和项目组都有成本和资源去做到这一点)。
这难道就是“崇洋媚外”吗?窃以为那些连英文有几个字母都不知道的“长辈”们一年300天都拿着“公款”环球旅行似乎更适合这个词。我没有兴趣讨论“崇洋媚外”的定义,我只是想说说我对两门语言的看法:我觉得,中文和英文,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各取所长,各尽其用。
先谈中文。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是这个地球上任何其他语言所望尘莫及的。中文是非常复杂的语言,汉语言本身已经超越语言而形成一种艺术了。其难度绝对远远高于英文。要想熟练掌握,不是三年五载的功夫可以做到的。中文作为母语,我又经历了十多年的学习,仍然觉得有许多深奥的内容可以学习。其难度之大,又让我根本无法列举自己具体的不足之处。我曾经整理过一篇《美国高中毕业生必须知道的100个单词》,许多人大呼其难。也有一些朋友留言说要归纳一个《中国高中生必须知道的100个汉语词汇》。在我看来,如果归纳出来,其难度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文虽难,却主要难在“应用”和“创作”。相比之难,中文更是一门如此之美的语言,以致于大多数人都能方便地从中感受到汉语言所带来的美。我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和四字成语。那时年龄虽小,却隐约为它们的音韵和内涵所打动。小学时,我和一位名叫吴佳骅的同学经常攀比背诵诗歌和成语;当时也很“八卦”,两个人常常为一些古代的名人轶事争得面红耳赤。虽说这种攀比不乏几分虚荣,但我想一定存有发自内心的感触。只可惜,这位吴同学后来一直失去了联系。
我的博客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中文完成。真正使用中文写作时,才感觉到中文的强大和自己的无知。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让写作成了每一个孩子的痛苦:固定的句式、固定的字数,固定的题目,要不是语文考试有作文,估计我写文章比现在会更加畅快淋漓。
四年级之后开始接触计算机,而同年语文老师也换了一个我不太喜欢的。我开始逐渐丧失在语文方面的兴趣,这也造就了中学六年“语文课一路红灯”的惨状。我虽坚信这跟中国语文教育的无能无为有关,但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感受到“中文之美”,让我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产生极端的情绪,也算自食其果了。
总之,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感触,我觉得中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复杂”和“优美”。尤其是后者,是英文无法比拟的。我简单地看过莎士比亚的句子,也看过西方世界一些著名诗人写的诗词,无论他们多么经典、传奇,我仍觉得26个字母组成的一个个单词,完全无法和汉语给人所带来的震撼相提并论。
二者相比,中文如此之美,如此富有灵气;英文驽钝而乏味,没有文化积淀,但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这两种语言不同的历史和未来。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076 @ aw’s blog
更新:我最近组建了一个IfGoGo.com的英文Blog,内容以国际友人之间的(主要针对生活、工作、学习方面)国际化沟通为主。英文写作能力较好且对这个topic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开始我们的纯英文Blog – ifgogo.com》。
原来你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开发环境、技术文档,几乎都是英文的,怪不得E文那么说的那么自然,学习学习。。。。
说的自然,其实很多语法错误:)
哇
这个貌似要学习学习
英文的操作系统。。恩。。什么时候也搞搞。。。
英文真的很重要的。。。越来越发现了。
语文教育和语文是两码事儿=。=
是的。”…我坚信这跟中国语文教育的无能无为有关…”
赞同!鲁迅早撰文指出。
刚刚偶然看到了你的作品秀“Thoughts without Flash”,准备找个地方留下我的惊叹,结果又看到了你这里的中文与英文的议论,实在是很shocked于你思维的发散和广博!
说到中英文语言之比较,那是有太多的话要说了,所以不在此展开去写。我只是想说,赞成你的立论:“中文和英文,都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各取所长,各尽其用”。
作为从小就深爱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我,不仅深感祖国语言文字的瑰丽,也酷爱英文,并在对两者的学习和比较中逐渐体会到,语言其实是思想的外壳,看一种语言是否成熟、功效和美妙,关键是看其能否尽善尽美地表现思维和情感。从这点上说,英文与 中文都同样是功效的,只是我们对英文和英文所表达的语言文学,肯定不如对母语–中文和中文所表达的语言文学,来得熟悉而已。
楼上的clouddream说的好:语文教育和语文是两码事!很多地方现行的语文教学,还有外语教学,基本是误人子弟的,将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承载真理和美好的工具,变成了倒人胃口、令人生厌的考试难题。。。
Education,一个没有被改革开放春风flash激活的领域。。。。
恩,以lisa阿姨的年龄,能如此犀利地指出“误人子弟”,难怪儿子如此有成就呢。
可惜,我从小接受教育,虽然偶尔也会质疑,但大多时候,都逆来顺受了。
赞成
其实英文也一样优美瑰丽,只不过比字母复杂的汉字看起来很有美感。作为中国人,能够熟练驾驭这两种语言,算得上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
对,我不否认英文之美。但我认为相比中文,英文很多方面是无能为力的;而反之亦然。这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讲述的。
可惜我现在武汉的小旅馆,每天有人打麻将,我完全无法专注写作,唉。
远程回复:《Languages Differentiate Thinking?》
http://chinese.catchen.biz/2007/06/languages-differentiate-thinking.html
然后开始跟你吹吹水,盖盖楼~
其实先别说中文与中文教育,这两者的内涵都太大了。首先,语文分为语和文两个部分,文就是Chinese,然而其实还能分为Simplified Chinese与Traditional Chinese,准确来说是大陆简体、港澳繁体、台湾正体、马新简体这4大类别,它们之间都略有差异。语,通常是指Mandarin,但其实也就是现在现代中国4大方言之一。Mandarin只有700年历史,以及4个声调;而Cantonese有2000年历史,并且是唯一保留了古汉语6个音调的方言,有很多古诗词用Cantonese读才符合平仄与押韵的要求,得闲过来跟我学Cantonese吧,哈哈。另外,港式Cantonese又仅仅是Cantonese里面的一个方言分支,并不是正统Cantonese,然而由于之前香港经济优势带来的文化影响力,使得港式Cantonese获得了相当高的普及率。
现代大陆教受的语文,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在一个高速协议信道上跑一种向下兼容的低级协议,浪费带宽!
但是普通话是现代白话文的最普及的应用,出了四个声调外还有轻声;广东话只是众多方言的一支,要说古音古韵,韩日的汉语里也很久远
我很好奇,什么是“马新简体”
我跟你学习Cantonese当然是非常有兴趣咯。
马来西亚/新加坡简体,你在zh.wikipedia.org就能看到这个语言选项。
当初Windows XP的激活系统对大陆简体进行了增强设计以避免盗版,因此早期的破解包括将部分系统dll替换成新加坡简体版里对应的dll。
我曾有个漂亮的英语老师
不由自主的背不出来课文,得到被其拎到办公室的机会
我曾有个光头的语文老师
教我们如何做人,特别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幸福
英文的简介以及它的直白性 注定了它最适合作为国际语言流行开来
至于中文 那是一门艺术 你不能苛求全世界人民都理解并欣赏这门艺术
呵呵,讨论得如此激烈
这里的留言氛围我太喜欢了。。。
还有,这里有好多熟悉的“面孔”(ID)呢!
你熟悉偶么*^_^*
呵呵,有时间请继续这个话题,我订阅了你的BLOG,等着看呢。
我很火星,第一次发现你这里(从SCAVIN处引过来的)
可是,luluMM是谁呢:)
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实在是很很火星
这么热列的留言氛围,也让我禁不住留下支言片语!
以后会常来转转!
谢谢:)
其实你可以订阅我的Blog
其实言之无物。鉴定完毕,钦此。
汉语与英语非正经对比趣话:
如果说语言就像穿衣服,那么汉语就是清朝以前的长袍大卦,而英语就像现在的西装。
如果说语言就像吃饭,那么汉语就像满汉全席,而英语就像西餐。
如果说语言就像盖房子,那么汉语就像三宫六院,而英语就像小型公寓。
如果说语言就像坐车,那么汉语就像坐轿,而英语就像开宝马。
如果说语言就像计算机,那么汉语就像ENIAC,而英语就像小型机。
我觉得EN称霸全球的原因是英国人的野心大,占领世界60%的殖民地,。你比如印度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他可是有自己的语言的国家哦,而现在呢。为什么官方语言是英文呢?就是英国人的关系啊。还有以及美国的强大都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中国人全部用英文环境,是如此的别扭
不应该妒嫉西方.
现在整个世界都是西方科技支撑,西方文明远强于东方文明,由不得你喜欢与讨厌.看看哪个国家找不到西方文明的辉煌?
便于统一英文也不是就是坏事,比如IT方面,中文如果不特别有语言支持就是乱码.
建议去中文电脑之父,仓颉输入法作者朱邦复先生工作室去看看,感受什么叫震撼和我们的无知(包括我)。www.cbflabs.com,一个天才一辈子的经历,全在汉文字。。。
语言和语文应该有着不同的定义,哎,只叹当局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啊
有时一个长长的英文单词常让我忘记“优美”为何物,而两个汉字不同的排列组合就能带来不同的感受。从形态上来说,汉字就比英文要漂亮:)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你让它对对看
还是中文好啊
还是中文好啊http://www.yuqiaowe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