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消极的随笔,在北京奋斗的间隙,难免会有各种奇思怪想。记录下来,倒也无妨。我和所有80年代的独生子女一样,在腐败的教育体制勒索下长大,近十年的时间花光了父母的血汗钱。
几天前,接触了一种新的生活姿态,“及时行乐”。我觉得名字很美,就换成了签名档。后来偶然打开QQ,有人告诉我这其实叫做“Carpe diem”,也有一说是“Seize the day”。今天看了LOST S3 Episode12,Charlie对Claire说“Seize the day”,我突然反应过来。在WikiPedia上看到一个更贴切的解释:“Eat, drink and be merry, for tomorrow we die”。确实,当我们知道明天就要死去,难道还会坐在这里无动于衷么?至于Eat、Drink,确实未免有点俗套了,不如说是“Seize the day, for tomorrow we die”。
其实并非明天我们真的会死去,而是今天的幸福太容易转瞬即逝。也无怪乎中国古代就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如果连今天都不认真过,明天又在哪里?
1: 这种想法我也有过,思量好了,别让自己后悔
2: 刚改版吧,有一个小Bug,当“我有话要说”时,邮箱随便填个字母,按Tab键,连网址的部分都显示“ok”了.
丫的,一天到晚死啊死的
Seize the day!
赞同,能抓住现在就是永恒。
Carpe Diem___from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Robin Williams
a movie of faith, courage of hope@despair and death
hope & despair
过好每一天,认真的过每一天,那么明天又算得了什么呢?
AW,一点都不扯淡,我现在对这种体会就很深。
认真地过好生活中的大多数日子,用力地让自己活得得舒服一些…
目前为止,似乎是我最近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中最大的体会..
《Along came Polly》 中的结局,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恩。
享乐主义
Epicurean
human instinct
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看过你的日记,都是能够在一种低迷的状态下走向另一种积极的精神道路……因为自己肤浅的缘故,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没能从漩涡里走出来,很高兴能从这里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一片属于aw的天空,也属于我精神寄托的天空…
写的很好,文章最后才是最精彩的,好一个“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很欣赏.
越战之后,一部分美国人对carpe diem的演绎似乎暗示了没有希望最终都会这样?但他们至少没有陷入那个“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所以我在为追求为什么活着的答案而活着”的悖论之中。也算是侧面证明了人的心理的一角。